咨询热线
0571-89086031

培训定制

课题导航

党政领导干部赴苏州培训考察心得体会

时间:2025-07-08 09:59

       根据市委组织部的安排,我参加全市“三支队伍”人才队伍建设的研修班。通过为期一周的课堂教学与现场观摩,深切感受了苏州人民的思想解放程度之高、抢抓发展机遇之快、敢为人先气魄之大,真切感受到我市与苏州工业园区之间发展差距,同时也发现了我们潜藏着的比较优势,从而更加增强了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感悟很深,收获很多。

       一、苏州学习感悟

       一周的学习和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感悟:

       一是思想解放。

       每次去发达地区学习和考察,给我们的第一印象都是南方人思想解放,这已经成为一种不争的事实和共识。在这次考察培训的过程中,有位老师曾说过一句话,苏州的发展不是因为有了国家政策才发展起来的,而是因为发展起来后才有了国家政策。这句话充分体现了苏州人改革开放以来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给苏州带来的发展红利,因此苏州人都把自己的发展归功于改革开放,也感恩于改革开放。

       上世纪80年代,苏州不是经济特区,也不是沿海开放城市,但他们抢抓机遇,出台优惠政策,创造了不是特区胜似特区的投资环境。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苏州提出市县两级都要办开发区,这在全国都是少见的。1994年,苏州创办中国新加坡联合开发的苏州工业园区,开了国际合作兴办开发区的先河,创造了比经济特区建设层次更高、比国际合作更紧密的开发区模式。2019年,苏州工业园区共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43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0亿元,进出口总额871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7.7万元。

       二是文化带动。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小桥、流水、人家,是苏杭特有的江南水乡特色。苏州特别注重古城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专门为此出台了一项规定,古城范围内所有新建楼宇高度不得超过大雁寺北寺塔的高度。所以,目前从苏州老城区内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看到城内最高建筑北寺塔。我们参观的张家港市永联村钢村嘉园,这是一个现代化农民集中居住区,2006年动工,2010年竣工,整个园区的设计和建筑传承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文化,既有休闲商业街,还有居民生活街、污水处理厂等,既保留了江南水乡风格,又体现了城市现代功能。

       三是错位发展。

       苏州距离上海非常近,只有2个小时的车程。对于苏州来说,这既是优势,也是劣势,这跟我市非常相似。与上海相比,苏州明显优势不足,但苏州能找准定位,没有与上海争发展项目,而是充分依托上海及周边便利的交通条件和自己的人文、旅游资源,优势互补,走自己的道路,建成了上海的后花园。在太湖开发上,尽管苏州拥有太湖面积的四分之三,邻近的无锡只占四分之一,但由于无锡在太湖开发上动手早,力度大,比苏州先一步打响了旅游品牌,面对这种情况,苏州没有与无锡竞争,不再打旅游牌,而是专注于太湖及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苏州下辖的昆山市以港口建设为基础,吸引了大量外商特别是台商投资,成为全国台商投资最大的地区;张家港市以发展民营企业为主,打造出了华夏第一钢村—永联村。

       四是营商环境。

       苏州十分注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亲商、安商、富商”是他们的服务品牌。为了提高办事效率,在工业园区建起了行政服务中心,将40多个职能部门的600多项审批及服务事项在中心“一站式”办理。所有的企业要进来园区,只要在行政服务中心里边跑一跑,所有手续就都办妥了。他们提出,对外商“不讲不能办,只讲怎么办、马上办”,绝不允许外商白跑一趟。他们推出了“1对1”服务,投资者只要进管委会一个大门,只需在一个窗口,面对一个工作人员,就能办妥全部手续。在商务部公布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苏州工业园区连续四年(2016、2017、2018年、2019年)位列第一,在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列第五,并跻身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苏州取得了骄人的发展成绩,走出了一条“苏南模式”的特色发展道路,闯出了“昆山之路”、“张家港精神”、“园区经验”,并称为苏州发展的三大法宝。2020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前十强中,苏州占到了4个席位,第一名昆山市,第三名张家港市,第五名常熟市,第七名太仓市,堪称中国发展最均衡城市的典范。

        二、苏州发展启示

        我市与苏州相比,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但发展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苏州,更多的是要学习他们的创新理念、创新方法、创新经验,学习他们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勇气,并化作建设四宜新上党的强大动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

       一要把解放思想落实到行动上。思想是总开关、总闸门,没有思想上的破冰,就难言行动上的突围。总结我们过去的工作,其实,我们有很多事情认识得比较早,宣传发动也不少,但关键问题是没有完全落实。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要把认识化为行动、落到实处。要破除求稳怕变的思想,要发扬潞商“敢闯、敢冒、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争论、不辩论,通过实践作结论。要坚决反对作表面文章、不求实效的做法,倡导多干少说、只干不说的务实精神。要以“一枚印章管审批”改革为突破口,提升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快捷服务。

       二要把优化环境提升到更高位。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一样不能缺少。要认真学习苏州工业园区“亲商、富商、安商”的理念,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堵点难点痛点问题,拿出改进办法,让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要发挥政策的集聚效应,让全区的政策环境无可挑剔,让投资者感到政通、地利、人和,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流、信息流、项目流、资金流,打造构建“两园两地”的黄金洼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梳理办事清单,再造办事流程,压缩办结时限,精简申请材料,减少跑腿次数,真正做到让群众和企业“最多跑一次”。

       三要把引领作用发挥到最充分。一个地区的发展关键在人,核心在干部。要建设一支能征善战的干部队伍,处理好培养和使用的关系,注重在具体实践中锻炼打磨、提拔使用干部,让更多优秀干部脱颖而出。要处理好严管与厚爱的关系,既要从严监督管理,又要关心爱护,激励广大干部放开手脚干事业。要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努力把每个基层党组织都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要发挥好各级党组织牵引作用,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实现同向发力、同频共振,为建设宜商宜居宜学宜养新××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pi币

版权所有:德行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0571-89086031   备案号: 浙ICP备19023798号-3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