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0571-89086031

培训定制

课题导航

思想的升华 | 赴西安学习心得体会

时间:2019-10-29 09:44

  每一次培训的开始,都饱含着对真知的渴求,寄托着对家乡发展的期盼。

  每一次培训的过程,都伴随着党性的洗礼,知识的更新、思想的升华。

  每一次培训的结束,都是一程担当作为之路的开始......培训时光一去不复返,好在文字记住了一切。

  这次晋宁区领导干部赴西安学习全域旅游与大健康产业专题培训。内容丰富,形式灵活,既有课堂教学,又有实地考察,提升了自己对全域旅游与大健康产业的认识、认知,受益匪浅。通过几天的学习,有以下体会:

  医养结合   促大健康产业发展

  听了翟绍果教授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大健康产业发展态势、健康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与运营模式的分析,实地参观了丝绸之路荣华田园综合体、陕西首家康养小镇——西安荣华清荷园医养社区。认识到了大健康产业将随着时代发展、社会需求与疾病谱改变应运而生。马云说过——下一个能超过我的人,一定出现在健康产业。

  2013年至2018年,五年来国家出台大健康产业相关政策138个,养老政策体系越来越细化,并向实施落地层面快速推进,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无疑是时代的需求,是健康产业发展的重点。晋宁区位于滇池上风上水的优势区位,空气和水质优良,有着得天独厚的生态、气候、交通优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坐拥53公里湖岸线,拥有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古滇湿地公园等众多湿地景观......今天的晋宁,迎来了大发展机遇,晋宁可探索发挥中草药医药相结合,引进知名中草药企业,形成医养结合的大健康产业。

  文旅结合   促文化旅游业发展

  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十三朝古都,红色教育重要基地,西安打造了文化旅游品牌,从兵马俑、华清池、古城墙、大明宫遗址,再到历史转折点——西安事变等,西安讲述了中国13朝古都的繁荣景象;西安事变,中华民族历史的转折点,由此拉开了全民抗战序幕,牺牲了无数爱国人士,换来了今天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换来了亿万人民的美好生活,让参观者深受感动,思想受到震动,灵魂得到升华。文化是魂,旅游是根,两者如何融合,值得发展中的晋宁深思。

  晋宁文化底蕴深厚,是古滇国的都邑、滇文化的发祥地、云南青铜文化的中心。此外,以郑和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盘龙寺、宝泉寺为代表的宗教文化,还有民俗民间文化在晋宁大地上共生共融,交相辉映。

  值得一提的是,梅树村寒武纪地质标准层型剖面、上蒜人民公社旧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石寨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将军山、观音洞等,这些无疑是晋宁历史文化的见证。为晋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为环滇池流域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保障,晋宁应把文化与旅游业相结合,打造具有晋宁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

  三产结合   振兴乡村旅游

  走进袁家村,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展现在眼前,小溪缓缓而流,仿佛走进世外桃源。袁家村,70年代是有名的“烂杆村”,地无三尺平,砂石到处见,耕地无牛,点灯没油,干活选不出头,全村37户人,大都居住着破旧、低矮的土房子,其中有15户居住在潮湿的地坑窑里。

  1970年,24岁的郭裕禄同志出任第36任队长。在他的带领下,全村上下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粮食亩产从1970年的160斤增加到1650斤,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而且户户有余粮,一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郭裕禄同志将村里创办的旨在全面提高村民素质的学校命名为"胡想大学“,其中不乏幽默与调侃。

  但我理解,正是这种幽默与调侃,一方面体现了一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应对农村巨大变革形势的乐观精神和进取态度,另一方面是对自己身体力行,团结带领支部一班人和全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将上级精神和本村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把一个穷村建设成为统筹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集体经济实力雄厚,每家住着小洋楼,农民人均纯收入10万元,群众共同富裕的远近闻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验总结。

  "胡想",不是胡思乱想,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主观主义狂热思想,而是鼓励群众自觉摒弃一切僵化的、教条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思想束缚,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

  "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袁家沟村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一路走来,正是这样的"胡想",想出了思路和出路,想出了观念与理念,通过持之以恒的创业和创新,村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过上了美满幸福的小康生活。通过观摩与反思,我认为袁家沟村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区三农工作有较好的启发借鉴作用。

pi币

版权所有:德行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0571-89086031   备案号: 浙ICP备19023798号-3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