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过一周短暂而又充实的浙江的考察学习,收获颇多。
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务工作者,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学习考察期间,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认真吸取先进经验,虚心学习先进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探讨发展思路,在组织部的精心策划下,就是要对标先进、寻找差距,弥补不足,追赶超越,实现弯道超车。
通过此次的考察学习,使我提高了认识,开阔了眼界,对当前的党建引领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和认识,受益匪浅。通过此次考察学习,浙江省杭州市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让我为之震撼,党组织对居民的引导力和组织力更加让我佩服。此次学习,我主要有如下两点收获:
第一、未来社区创建工作方面。
培训期间,浙江工商大学的教授为我们讲授智慧城市和“未来社区”的场景杭州探索。课后实地考察了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葛巷未来社区、萧山区瓜沥镇七彩未来社区、瓜山未来社区,均属于浙江省首批未来社区试点创建项目。
《浙江省未来社区构建试点工作方案》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为中心,以三大理念(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核心、设置九大场景(未来邻里、未来教育、未来建筑、未来健康、未来就业、未来交通、未来低碳、未来服务和未来治理),深刻感受到未来社区所带来的智能化、现代化、科技化服务。葛巷未来社区的邻里中心、智慧卫生服务中心、数智治理中心、居家养老中心给人印象深刻,体现数字友好社区。
葛巷未来社区的居民有着同一个名字——“葛粉”,依托未来社区小程序积分体系,汇聚“葛粉”力量,共建共治合力,构建和谐未来邻里,就“葛粉”个数和“葛粉”积分每周更新排名进行“红榜”公示,激励、带动更多葛粉,不断壮大社区治理共同体。
第二、基层社会治理方面。
在观摩的过程中,能深切体会到浙江省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即7条28个字: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法治保障和科技支撑。
一是坚持党的统领,强化组织引领。
观摩学习中,最深的体会就是杭州市城市基层治理始终坚持党的坚强领导,健全党的组织,党员志愿服务全覆盖。书圣故里社区在社区党组织统领下,以党建“契约化”共建为抓手,组建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兼职网格员、网格指导员、微网格长、志愿者、共建单位成员等“1+3+N”网格团队,凝聚网格力量,充分发挥网格和党组织“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作用,形成了信息“采集-流转-处置”工作闭环,夯实了基层社会治理根基。在此基础上,以“我的小区我做主,我的小区我来管”的自治理念,成立“笔架桥网格管理自治红管会”、南门社区的“楼下书记”作为网格服务团队的补充力量,助力网格自治。
二是激发群众参与,走深走实“群众路线”。
枫源村位于“枫桥经验”发源地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东南部,早在2008年,枫源村开始率先探索农村综治网格化,创新实施“支部建在网格上”,创造性深化“五议两公开”,探索出“三上三下三公开”民主治村机制。在坚持发展“枫桥经验”的基础上,枫源村党总支带领全村用好自治、法治、德治、智治“治村法宝”,还率先建立村级社会组织“5+X”标准化体系,吸纳热心村民参与,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交出了连续16年“零上访”的乡村治理答卷。枫源村党支部书记骆根土最后总结时说道:“工作千头万绪,目标只有一个,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思路千条万条,走得通的只有一条,就是走群众的路线”。
三是激发社会力量管理运营。
说到社会力量参与,“湖滨晴雨”工作室让人印象深刻。“湖滨晴雨”工作室是湖滨街道在市、区两级党委和相关部门指导下搭建的党委政府、媒体、专家学者和市民群众四界联动的社会舆情信息收集报送、民情研判和民主协商平台。建立“1+6”组织架构,即街道层面建立“舆情工作室”,社区建立“舆情气象站”,组织老干部、老党员、社区工作者、居民骨干为舆情观察员,专家学者及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单位舆情信息员,深入全面收集社区舆情信息,及时准确掌握社会动态,认真落实社会舆情建设工作,发挥好“收集、引导、协商”三大作用。
杭州地区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广泛发动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引导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其中,未来社区的打造都依托第三方打造、建设、运营、管理。居民能够享受到专业化、精细化、多样化服务,切实提高居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下一步,我将以此次培训获得的经验为依托,探索一系列适应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的有力举措,对接细化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做好社区群众的“服务员”。
延伸阅读——德行干部培训中心2025年热门培训项目精选
※ 欢迎拨打0571-89086031、0571-89086091定制个性化教学方案 ※
德行干部培训中心热忱欢迎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
来考察学习培训!
版权所有:德行教育培训 咨询电话:0571-89086031 备案号: 浙ICP备19023798号-3 网站地图